死亡泥鳅体表状况
2014年6月上旬,笔者接到浙江省萧山区一养殖户报告其养殖的台湾泥鳅出现体表溃烂病后,经现场诊断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一、基本情况:
该养殖户发病塘口水面4亩,水深1米,共放苗15万尾。2014年6月11日,该养殖户在塘边发现少数泥鳅死亡,尚未死亡的病鱼有普遍的体表溃烂现象,随后几天泥鳅持续死亡,而且死亡数量不断增加。经检测,发病塘水质情况为:亚硝酸盐含量为0.05 mg/L,氨氮含量为0.04 mg/L,pH值 8.6。虽然使用了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常用消毒剂,但未见好转。由于对该病的病原不清楚,因而果断进行了问诊。
二、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肉眼检查:典型患病泥鳅反应迟钝,食欲下降,体表、尾鳍、背鳍出现明显溃烂。
实验室检查:取病鱼病灶组织液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大量杆状细菌。经分离纯化、致病性分析和API 20E生理生化鉴定,进一步证实为气单胞菌。故该病应为气单胞菌感染所致。
三、治疗方案
根据以上诊断,笔者给养殖户制定了以下治疗与预防方案。
马上使用生物杀菌剂AB(主要成分为噬菌微生物),以每包(227克)生物杀菌剂AB与20公斤饲料拌匀后投喂泥鳅,早晚各投喂一次,连续投喂2天后再用生物杀菌剂AB全池泼洒,泼洒剂量为0.75包/亩,2天后病鱼即痊愈。考虑到该病有复发的风险,故在该病控制后,进一步建议养殖户采取以下方案进行预防:拌饲投喂生物杀菌剂AB,每包拌饲60公斤,早晚各投喂一次,连续投喂10天,同时每10-15天全池泼洒生物杀菌剂AB,每次用量为2亩/包。
四、小结与讨论
1、该病的发生原因,一是由于泥鳅养殖密度高,残饵、排泄物增多,长期累积造成水质、底质变坏,导致致病性气单胞菌滋生,产生各种毒素;二是泥鳅在恶劣水环境中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经大量病菌侵袭而诱发体表溃烂病。
2、6-9月为细菌病的发病高峰期,此期间要做好细菌病的预防措施,定期进行水质调节和水体消毒,保持水质稳定并选用营养全面、新鲜度好的配合饲料,保证泥鳅的均衡营养。
3、养殖户在疾病发生早期,要尽快问诊,合理用药,外消与内服相结合,对病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