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江苏苏州搞的畜禽会议中的水产养殖专题中,马老师的气泡病论述雷到一大批听众,包括很多国内水产界的专家,本人当时也是忠实的听众。
因此我也说说个人的看法:顾名思义,气泡病就是气体进入虾体中,但水体的压力那么大,气体怎么能长期存在水中呢?气体只有溶解于水中形成离子态才能行吧。再来分析对虾本身的生物特性,对虾吸收水分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体表进行,也就有渗透压一说了,水体的压力突然变化,就可能造成对虾通过体表吸收水分的量和速度改变,造成虾的体表和肌肉形成所谓的气泡,我认为是水泡,就像淡水如茶的举证一样,突然把对虾放入高于原水体4-5度水温的水体中,气泡病就来了。其实肌肉白浊也是虾体突然的渗透压变化造成的,举个例子:我们看料台时,只要离水超过30秒,这时完全没有水压,虾体表的水体交换就没有了,料台中的虾大部分肌肉都开始白浊,再放回水体观察就跟更明显,离水时间越久,白浊越明显。而水压的变化跟水温、藻类、盐度等息息相关。而这两年对虾养殖的虾壳越来越薄,对虾抗病力当然减弱,对虾抗水压变化能力减弱,当然难养了,且过塘、挂虾都容易出问题。再说一个例子,一代苗的虾壳比二代苗薄,出问题就更厉害了。而泰国对虾养殖就很重视这一方面。
以上均是水产论坛网友个人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