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是水产养殖中使用药物进行病害防治的高峰季节。药物的使用不仅要对症,施用的方法也非常重要,实践中往往遇到疾病判断准确,用药效果不佳的现象,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使用中未能根据水产动物的生理特征、水质情况、药物形状、病程阶段进行合理施药造成的。
一、外用型药物
外用型药物是指直接向养殖水体中施加的鱼药。它包括:消毒剂、杀虫剂、水质改良剂(净水剂、肥水剂、底改剂)。外用型渔药与其他类型的渔药或兽药最本质的不同是:外用型渔药需要通过水作为载体和介质来发挥其药效,因而水的理化性质、生物量对药物的疗效影响较大,要最大限度发挥外用型药物效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根据药物性质调整水体DH值。例如大多数消毒剂和菊酯类、咪唑类杀虫剂在偏酸条件下效果更好,对于碱度偏大的池塘可以先降低pH值再用药。
2.判断水温适当增减药量。常用消毒剂、杀虫剂的消毒和杀虫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对消毒剂而言,杀菌能力随温度增加呈几何级数增加;而对杀虫剂,由于溶剂大多为二甲苯、甲酸等易挥发物质,温度与药物浓度成反比。水温愈高,药物挥发掉的越多,水温愈低,则反之。因此,在盛夏水温高时杀虫剂可适当加量,消毒剂应减量。
3.考虑水体中有机物和浮游。生物量的影响有机物含量的高低、种类可干扰消毒剂、杀虫剂的杀灭作用。其原因是:
(1)有机物在微生物或者寄生虫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妨碍药物与病原体接触,延迟消毒、杀虫作用,从而病原体逐渐对药物产生适应性。
(2)有机物与消毒剂、杀虫剂作用,形成溶解度更低或杀菌杀虫作用比原来弱的化合物。当不溶性化合物形成后,又能与细菌周围其它物质一起对微生物起机械保护作用。
(3)部分消毒剂、杀虫剂可被有机物吸附,使其对病原体杀灭的效果降低。各种消毒剂受有机物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当有机物存在时,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显著降低,但是碘和含碘消毒剂则受有机物的影响较小,浮游生物量对药效的影响成正比,过多的浮游生物不仅干扰药效的发挥,而且浮游生物一旦大批被杀死还会对水体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有机物和浮游生物较多的水体消毒杀虫,建议适当换水,或先泼洒化学絮凝剂(如明矾、聚合氯化铝、硫代硫酸钠),可有效提高药效。
4.根据池塘条件选择施药方式或剂型。养殖水体施药可以分为表中层施药、底层施药和全池施药、局部施药四种施药方式。表层施药(即通常使用的化水全池泼洒法)主要用来处理(或杀灭)鱼体寄生虫和水中过多的藻类和浮游动物;底层施药主要用来处理(或杀灭)细菌、病毒孽生源和底栖类,改善底质环境、净化污染源头,局部高浓度施药较全池施药更安全节约,且不易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因而在实际养殖中,要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剂型,对不同的水层、水域施药。对水位较深(2米以上)、淤泥较厚的池塘,还可以采取片剂与粉剂、表层与底层相结合施用的方法立体消毒,即先按1/2水深计算消毒剂药量,选片剂干洒,随后再按1/2水深计算同类消毒剂药量,选粉剂化水全池泼洒,起到全池立体消毒效果。使用药物化水全池表层遍洒时,计算水体深度不能超过1.8米,否则由于药物的纵向扩散速度较慢,特别是用悬浊液的杀虫剂时,很易使上层浓度太高,造成上层鱼类的危险。
对于水质肥沃或杀灭青苔时,建议采用局部高浓度施药,既能有效杀灭,又避免藻类大批集中死亡引起转水。
二、内服型药物
内服法用药量小,操作方便,不破坏水体环境,对养殖动物不产生应激反应:常用于体内病原生物感染及增加营养、病后恢复;特别是细菌性肠炎病和肠道寄生虫病效果显著。但其治疗效果受摄食能影响,对病重失去摄食能力的个体无效,对滤食性和摄食活饵的养殖品种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鱼类没有胃的动物,肠道相对体长的比例也较其他种类短很多,因而口服给药后的吸收相对困难。肠道感染时口服药物主要在肠道内起作用,因而疗效较明确:但烂鳃、疥疮等其他部位的感染,药物必须经肠壁充分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病灶,所以用药时首先应考虑的是药物的充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