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海市渔技推广首席专家徐志敏高工不断接到养殖户的求助电话,称自家养鱼塘的鱼发病了,要求水产养殖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徐高工根据病鱼鱼体受伤处长满白色或灰白色的水霉菌丝,如旧棉絮状,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游动迟缓,皮肤粘液增多等多项病理特征,诊断其为“水霉病”。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有时因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溃烂处侵入,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逐步长出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结黏附,使皮肤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病鱼因体力衰竭而死亡。此病以春季水温15℃左右最为流行,各种水产养殖鱼类均易被感染,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今年以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已连续发现好几个养殖场已不同程度感染了水霉病。
徐高工根据养殖场的养殖环境及病鱼的患病程度,提出了治疗方案,并帮助养殖户解决鱼药购买难等问题。同时提醒广大水产养殖户,及时做好水霉病的防治工作:
1、投放、拉网、运输等操作要轻柔、仔细,勿使鱼体受伤。
2、鱼种入池前用15~20%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时间根据不同品种可做适量调整。
3、发现池鱼大批感染水霉病,可以用1%食盐与0.04%苏打混合液浸浴治疗,或者使用0.4ppm的硫醚沙星全池泼洒同样有显著疗效。在水霉菌体脱落后,再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
4、注意事项:由于水霉病对许多鱼都有感染,所以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各种鱼种类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在养有扁鲫的鱼塘里谨用硫酸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