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病又名"狂游病、狂奔病、飞机病"等,高温季节容易发生。病因大致有五种:
1.寄生虫
部分病鳗鳃部有寄生虫,脑神经中有孢子虫; 2.细菌
部分病鳗的肝、肾等内脏中检出细菌。
3.病毒
据报道,解放军农牧大学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中心1997年从病鳗中分离出"冠状病毒";
4.水质污染
有些病例由水质变浊或被污染后引起;
5.管理不善造成水质突变
往往在暴发此病前,鱼塘的水质指标超标。
该病发生前无明显征兆,一开始可见几尾鳗鱼在水面间歇性窜游,甚至摇头后退,体弱无力;多聚集在土池边水草附近或水泥池中央排污网附近,用手任意能捞取到。病鳗下颚往往发红溃烂,腹部皮肤、臀鳍擦伤,多数胸鳍部发红。死鳗的口张开,体僵直,有时还并发细菌性病或寄生虫,此病死亡率高。急性死亡率高达70%~95%,持续死亡7天~15天,多限于水泥池养殖;慢性型死亡率高达30%~70%,持续死亡30天~60天,多见于土塘养殖。
欧洲本土养殖从未见过疯狂病,而在亚洲此病随着引进养殖一开始就发生。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台湾在20世纪70年代就尝到了此病的厉害,大陆养殖者发现此病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为什么在欧洲养殖没有此病,而在亚洲有些人养几年却又会失败呢?欧洲的养殖模式是工厂化循环水控温养殖,设备精良,自动控制,养殖水体很难出现环境紧迫因子,而我国是露天粗放式养殖,设备简陋,凭经验管理,基本上暂无操作规程,病害爆发就难以避免。因此,失败者应当反思:
1.硬件是否合格,包括投资规模是否过大,池塘、水源环境条件是否适宜,必备管理设施是否到位等。
2.软件可靠性。包括厂长及员工的责任心和技术素质。凭经验管理,大意操作,只看水色来估计水质好坏或平情况来决定投喂多少,缺乏科学管理是很危险的。欧洲鳗对亚洲来说是"移民一族",还不够完全适应亚洲的物侯环境。
养殖者如果条件差,则应该多投入一些技术和精力,采取相应的对策:
1.重视水质指标的科学检测、管理,定期定时(尤其是天气巨变前后)监测溶氧、氨氮等重要指标;
2.尽量使用中草药防病治病,定期投喂免疫增氧剂和抗病毒剂,避免使用强烈性、刺激性药物;
3.在高温季节,严格科学控制放养密度和饲料投喂量,尤其应注重选用优质饲料;
4.土塘养殖尽量少大排大换,保持水质稳定,生态平衡为佳,建议采用益生菌来控制水质,投喂浮性颗粒饲料,减少水质污染; 5.注射疫苗可防止疯狂病,也是从根本上防止疯狂病的理想途径。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尽快组织水产科技人员研制开发疯狂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