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色与浮游生物
在养鱼水体中,水色的形成和变化主要是由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的变化引起的。养鱼的水体应保持肥、活、嫩爽。肥即水色浓、浮游生物含量丰富;活即水色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为早上清淡,中午和下午水色变浓;嫩爽即水色好,一般为茶娟色、油绿色、黄褐色。水的透明度在30-35厘米。可以根据池塘水色,透明度用肉眼辨别水的好坏。如果发现水将变坏时应立即调节。
2、水中浮游生物量的调节
① 池水无色或白色,证明浮游生物量很少,仅几毫克/升,这样的水浮游植量少,光合作用弱,产氧少,易造成池鱼缺氧、浮头,可采用追施无机肥的方法,增加浮游生物量,施肥方法采取少量多次,一般每2-3天施一次,每次用无机肥1㎏/亩左右。
② 水色浓而死滞,透明度小于20厘米,浮游生物量在100-200mg/L,这样的水浮游生物量虽大,但浮游生物已老化,应立即加注新水或施撒水质改良剂,每7-10天施撒一次,每次用量8-10㎏/亩。
③ 水色浓,呈暗绿色或深茶褐色,池边经常出现大量红虫,这时应用药物控制浮游动物量,以保证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具体方法,每亩水面用敌白虫0.5ppm或9902鱼虫净1支全池泼洒,然后再施撒水质改良剂8-10㎏/亩和加注新水。
④ 水质变红黑色,有臭腥味,透明度急剧下降达20厘米以下,证明浮游生物种群变异,不利于鱼类生长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质变坏,应立即换新水或采用施撒水质改良剂方法改善浮游生物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