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天气渐凉,水温逐渐下降。此时仍适宜一些病原体的滋生与繁殖,所以仍是鱼病多发的高峰期。要继续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一般在九月中下旬(水温降到20℃左右)最好做一次系统的鱼病检查和预防,以确保鱼类安全越冬。其重点是防治细菌性、寄生虫鱼病和营养性疾病。常规的具体做法如下。 1.鱼体解剖与鱼病检查 取主养与配养鱼各2~3尾,按常规鱼病检查方法由表及里地进行目检和镜检。重点是检查细菌性和寄生虫性鱼病以及内脏脂肪集累、肝脏脂肪浸润等情况。以便掌握鱼体的健康状况,为设计系统鱼病预防方案提供依据。 秋季多见的鱼病主要有细菌性烂鳃病、竖鳞病、水霉病、打印病以及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鱼虱等寄生性鱼病。 细菌性鱼病可根据发病部位、病鱼的症状,结合相应器官的病变情况加以确诊。寄生虫性鱼病可通过目检和镜检寄生虫的形态确诊。肝脏健康状况可通过目检肝的外表、大小、颜色,和镜检肝组织确诊。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除引起内脏脂肪大量集累外,肝脏大量积蓄肝糖,进而引起肝脏脂肪浸润,形成脂肪肝。病变的肝脏外观肿大,色泽变浅,外表有光泽。患脂肪肝的鱼体机能和健康水平下降。这往往是造成鱼类越冬死亡的内因,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越冬前必须加以药物治疗。 二.鱼病的系统预防 根据鱼病系统检查结果,应先对已发现的鱼病进行治疗。治疗后要检查治疗效果,以确保鱼类无病害越冬。一般鱼病系统预防的方法如下。 1.防治寄生虫性鱼病 第一步先驱虫,根据发现寄生虫的种类选药。如有原生动物寄生可选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浓度0.7ppm全池泼洒;如发现有蠕虫或甲壳动物寄生虫可选用敌百虫浓度0.5ppm全池泼洒,连用两次。选用的药物要注意对症。如果同时有两种以上的寄生虫寄生时,选一种药不能保证疗效。可以选两种药,分两次施用。 2.防治细菌性鱼病 第二步:杀菌,一般在没有发现细菌性鱼病的情况下,也应按常规进行一次杀菌消毒。如果发现有细菌性鱼病一定要在越冬前治愈。杀菌药物可选用漂白粉、强氯精等,用量按常规即可。如果发现有细菌性鱼病,可配合外消,再选用对症的口服药物拌饵投饵。直至痊愈。 3.防治脂肪肝 第三步:投饵药饵,在细菌性和寄生虫性鱼病的防治工作结束后,应投喂药饵,以透解郁热、疏肝理脾,改善肝功能,增强体质。一般轻度脂肪肝可在饲料中补加胆碱(每公斤饲料中添加2.5克),中度脂肪肝除添加胆碱外,还应再补加肌醇(每公斤饲料40~100毫克)和维生素C(每公斤饲料40~60毫克);重度脂肪肝最好不越冬,结冰前出池。如果必须越冬的话,可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茵陈(每公斤饲料添加3.2克)、车前草(每公斤饲料添加1.2克)、甘草(每公斤饲料1.2克)制成药饵投喂,以缓解病情,防止肝病恶化。投喂中草药药饵时间应较长,最好喂到停食为止。 如果越冬前,鱼病系统防治工作做得好,鱼类越冬期间就不会发病,安全越冬的把握就更大,越冬成活率就会大大提高,这不但弥补了鱼病防治费用而且还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