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皮病过去曾与细菌性烂鳃、肠炎病合称为草鱼三病,可见其流行范围较广。实际上,此病不仅在草鱼身上发生,青鱼、团头鲂等鱼养殖中也常见。目前,大多数呈散在性发生发病率不高但发病鱼若不即使治疗,则8-10天内可死亡。病原:荧光假单胞菌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病灶部位鳞片松动和脱落,尤以鱼体两侧较为常见,背部、腹部也有病例。常伴有鳍基充血,其末端腐烂,鳍条间组织破坏等蛀鳍现象。发病规律:此病的发生大多是在养殖过程中,经过捕捞、运输、分样或,显然是与鱼体受损伤有关。此外,体表因寄生虫寄生也可诱发疾病。此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度,春、夏、秋季更容易发生。北方地区,鱼越冬后,因受冻伤,开春易造成流行。防止方法: 1.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勿使鱼体受伤。 2.鱼种放养前,用5-8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洗20-30分钟。药浴时间的长短视水温和鱼体的忍受力而灵活掌握。 3.发病鱼的治疗应采用外用和内服药物结合法进行。外用药物主要用含氯消毒剂,如强氯精、优氯精和漂白粉等全池泼洒。或用磺胺噻唑,没千克鱼体重50-100毫克拌饵投喂,连喂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