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生在1龄以上的鲤,鲫可偶尔发生。湖北、江苏、云南、四川、河北、东北和上海等地曾经常发现此病,大多数局部散在性流行,大批死亡现象较少见,但影响鱼的生长和商品价值。病原: 鲤庖疹病毒症状: 发病初期,感染鱼体表面表现出薄而透明的灰白色小斑状增生物,以后小斑逐渐扩大,互联成片,并增厚,形成不规则的玻璃状或蜡样增生物,形成癣状痘疮。脊部、尾柄、鳍条和头部是痘疮密集区,严重时病鱼全身布满痘疮,病灶部位常有出血现象。发病规律:本病通常流行于秋末、冬初季节,水温在10-15度时,水质肥沃的池塘或水库(海产品库)网箱养鲤中容易发生。当水温升高或水质改善后,痘疮会自行脱落,条件恶化后又可复发。防治方法: 1.秋末或初春时期应注意改善水质或减少养殖密度。 2.发病池塘应即使灌注新水或转池饲养;水库(海产品库)网箱则可用转移网箱水区加以控制 3.红霉素呆板0.4-1.0毫克/升的浓度全池泼洒,对缓解和治疗池塘中病情有一定的效果;网箱中发病,可用左旋氯霉素。每尾病鱼肌肉注射25毫克,3-7天可见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