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驱车前往位于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沙塘镇的广西农垦国有沙塘农场采访,小路旁纵横交错的一口口鱼塘,犹如一个个“钱柜”,承载着当地人致富的希望。但见塘里鱼儿跳、塘边人欢笑,一幅美好的田园风光!
养鱼:政策好,赚大钱
“现在是丰收时节,天天都有人起鱼。”该农场生产经营部副部长梁常中告诉记者,此地有鱼塘293口、水面面积约153公顷,归120户养殖户管理。养殖品种有罗非鱼、草鱼、鲤鱼等,年产鲜鱼3000多吨,产值3000多万元。
在鱼塘边,记者不时遇到打鱼草的养殖户,虽然大汗淋漓,但他们脸上绽放着笑容。养殖户老郑说:“这两年政策好,养鱼得钱,所以干劲足啊!”老郑所说的政策好,是这些年市里成立了渔业技术推广站,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技术员来现场指导,内容包括选择养殖品种到传授养殖技术、治疗病鱼等。“他们就像保护神,不用我们出钱,却全心全意帮我们赚钱!”老郑说,正是因为这些技术员的帮助,鱼塘的产量提高了,饵料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收入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正在起鱼的养殖户梁清告诉记者:“年初放4万多鱼苗,今年已起鱼7次,每次约2000公斤,每亩鱼塘可赚3500元!”而在当天,梁清卖出的鱼就达3000多公斤。
捕鱼:鱼欢跃,人心乐
起鱼一次要三四个小时,记者现场见证并体验了一回捕鱼的艰辛。
这是由三层网组成的渔网,长50多米、高9米,加上坠石总共有约150公斤重。网撒下去,再用拇指粗的尼龙绳接起渔网两端,人在两边用力拉绳子,就是业内所说的“刮网”。只见专业捕鱼队的雷凤杰和其他四位成员,吃力地“刮网”,缓缓地移动脚步。记者上前帮忙,用力拉绳子,感觉很沉,并渐渐开始感觉手疼痛。所幸两个小时后开始收网,记者明显感到渔网被鱼撞击,有种快被鱼“拖下水”的感觉,只有在脚下蹬出一个坑,拽住绳子使劲把身子往后靠。
起网了!渔网里满是活蹦乱跳的鱼。5名专业捕鱼人全副武装下水抓鱼,尽管穿了防水服,但捕鱼结束后衣服还是湿透了。不过雷凤杰却笑呵呵地说:“天天能打这么多鱼,再辛苦也高兴!”
卖鱼:“绿色”鱼,销路广
早就在一旁等着起鱼的批发老板韦波说,这里的“绿色”鱼都是无公害养殖,很受欢迎,远销贵州、湖南、河池、桂林、贺州等地。
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水产科科长陈旻介绍,全市六县四城区共有鱼塘面积3494公顷,年产鱼6万吨,养殖过程均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和健康养殖要求进行。而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对广西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样,我市的鱼样合格率为100%。
当然,这么好的结果,离不开技术人员风雨无阻地“巡视”鱼塘,为养殖户传经送宝;也离不开我市各相关部门,为养殖户进行水产无公害养殖和建康养殖“保驾护航”。下一步,我市还将提高水产养殖业综合能力,推动水产业生产稳定发展和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高,让农民稳定增收,让市民“菜篮子”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