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户是困难户,百万元户刚起步,千万元户才算富。”这是现在福清龙田东华村颇为流行的一句顺口溜。30年前,东华村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人民币,如今该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美元!记者走进东华村,满眼高楼林立,绿树环绕,花园里三三两两的村民休闲小憩,悠然自得。 30年前靠红薯填肚子
东华村村支书何学明年过半百,他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流行的是另外一句俗语“穷山恶水鸟不栖,有女不嫁东华男。”历史上的东华村是“地瓜村”,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村民靠红薯填肚子,逢年过节,孩子们能吃上米饭就欢喜雀跃了。
30年前,何学明是当时原生产队的计分员,“干一整天活,男人8工分,女人6工分,一个工分折算8分钱。”何学明回忆说,那时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元。
“家里穷得啥都没有。”年过八旬的何老汉回忆起当年的苦日子感触颇深,村里200多户人家住的基本都是在祖辈传下来的破旧土房里,有的人家甚至几代同住一室,村里没有一间砖瓦房,房前屋后满是猪屎牛粪,露天茅厕更是随处可见。每到夏季,蚊蝇飞舞,臭气熏天。
何殿官最早“吃螃蟹”
穷则思变。村民何殿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说服父母拿出攒给他娶老婆的钱,又东借西凑了100多元钱,花了300元买回来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率先做起了水产品买卖。
何殿官每天骑车去平潭、高山等地进货,货鲜价廉,然后赶在早上7时前到龙田、渔溪、长乐等农贸市场,以较好的价格售出。通常情况是,他已经卖完当天的进货,而其他肩挑的同行才刚刚到达市场。接下来,他的生意做大了,雇拖拉机,把海鲜运到福州批发,经营路子越来越宽。
何殿官说,当时打击投机倒把,他多次在途中被查,海鲜全部被没收,还把他送进“学习班”。尽管屡遭挫折,但他的创业致富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又从外地学习种豆芽菜,成为福清最早人工培植豆芽菜的人,为后来的创业积累了资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浪潮澎湃。当时,没有报纸,没有电视,何殿官每天忙完生意就听广播捕捉信息。
1985年,何殿官和村民何国清等人租用了隔壁东庭村的一家碾米厂,把厂房改建成冷冻库(海产品库),东庭冷冻厂就这样诞生了。随后,他联合村里6个股东投资18万元,办起了东华村第一家水产加工企业——龙威水产。
近年来,何殿官离开龙威水产,又创办了朝辉水产和东威水产两家企业。
水产加工开辟致富路
“家家盯市场,户户闯商海。”这是东华村近年来的真实写照。在何殿官等人的带动下,东华人办的水产品加工厂遍地开花。
1995年,东华村水产加工产值就高达4个亿,2007年成品对虾产量占全省的80%,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国家,东威水产还拿到了肯德基1亿多元的订单。
“当时,我只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些,没想到不少村民的命运因此发生了改变。”说起自己引领村民一同致富的经历,何殿官备感欣慰。
时至今日,除百余名东华人在新疆、安徽等地兴办了一批钢铁企业外,村里几乎所有劳动力都在外从事水产加工业或水产批发业,一个个老板从当年的农民中脱颖而出。如今,东华村的社会总产值达30个亿。
村民何学云几年前盖了一幢700多平方米的五层楼房,老母亲打趣地说:“现在村里的房子是越盖越高,看上去头就晕,年纪大了,上去就下不来。”与何学云一样,东华村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建起了新居,有些村民还在福州等城市购置了房产。
房子有了,富起来的村民开始买车,全村现有小车超过100辆,村口小车进进出出成为东华村的一道风景。
30年过去了,日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何学明深有感触: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东华村人不靠山不靠海,靠得是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用自己的勤劳和魄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家业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