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木兰”当户织
在颁奖现场,今年51岁的谢木兰1米7多的高个,一身灰色棉袄的着装,让人感觉到农民身上的淳朴敦厚。回忆起儿时的经历,谢木兰满脸欣慰的说,她8岁就开始帮母亲织布纺纱,12岁就担起了水桶,18岁就卖起了冻菜、冰棒、米糖,20多岁就学会磨豆腐卖豆腐。“给菜地浇水,我一天能挑50到60担水;卖西瓜,我一次能不歇肩担着100多斤前去赶集。”
由于谢木兰是家里的独生女,乡里人经常嘲讽她父母,从小她就养成了善忍上进的性格,那时她就想,总有一天她要让邻居们瞧得起他们家:“谁说女子不如男,我就想干一番男人看得起的事业”。
建立全国最大特种水产基地
上饶瑞洪水产资源丰富,常年有外商来瑞洪镇购买乌鱼、黄鳝、鳜鱼等特种水产品。1999年,谢木兰发现极少数渔民把捕捞来的乌鱼、黄鳝、鳜鱼等幼苗进行小池放养和网箱圈养,由此,谢木兰萌发搞特种水产养殖想法。谢木兰自筹资金6万余元,和丈夫、孩子,利用冬修水利荒田4亩,挖成鱼池3口,开始了鱼池观察研究养殖。
她从尝试养殖不足4亩的湖面到3000余亩养殖基地,到现在她建立起了鄱湖之滨全国最大的特种水产乌鱼养殖基地。在她的带动下,当地已有350余农户学她养殖起乌鱼,其中由妇女主养的就占50%。经过精心饲养,年终养殖亩均将获纯利1.5万余元,比种田收入要高10多倍。据统计,在她的带领下,已转移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余人,实现了地区年创纯利9000余万元。
情系生态养殖的农民人大代表
当问起这次带了什么建议参加全国“两会”,谢木兰说:“近年因工业化排放废气废水等影响,水质持续下降,水污染严重,鄱阳湖几近干涸,抽水调水的成本太高,难免影响水质的恢复。许多渔民大量用饲料、激素进行鱼类养殖,致使渔牧副产品受到污染,因此这次我带去了《把环保事业从工业推向农业》这一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