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地晚造对虾养殖成功率不到三成的情况下 三姐妹虾场:亩产2200多斤规格29-30头/斤 惠东县平海镇有高位塘1000多亩,低位池2万多亩,今年晚造很多虾塘养的虾都出现了耗底和白斑桃拉综合症,使得当地对虾养殖成功率不到三成。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惠东平海三姐妹对虾养殖示范基地的冯庭玉,利用生态技术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依然取得成功,原因何在?记者近日与南海水产研究所虾类专家宋盛宪教授一起去实地参观,了解情况。 到虾场时恰逢收虾。场长冯庭玉告诉记者,当地养虾一般是养大规格对虾,至少是25头/斤,或者一直养到年底,这样虾价会好很多。但今年由于白斑桃拉综合症,耗底等原因的影响,很多虾场都难以养成大规格的对虾,有的甚至早就发病排塘了,主要还是自我污染造成的。近年来,平海镇的养虾面积逐年扩大,对海水有一定污染。特别是今年一些发病的虾塘不负责任地排塘,导致其他进水的虾塘养殖的对虾感染发病。同时今年的虾苗质量也不太好,养殖到后期会出现耗底的情况,这些对于当地养虾业都是个不小的打击。 对于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宋教授和冯场长都认为该从种苗、饲料、管理三方面入手。据了解,为了杜绝带病毒的虾苗进入养殖场,冯场长投放的虾苗都是经过PCR检测的。而对于没有条件进行此类检测的养殖户,又该怎么办呢?冯场长笑道:“其实很简单,可使用抗应激试验鉴别。带冰块亲自到虾苗场选择虾苗,先盛一脸盆不带苗的池水(约30℃),然后将冰块放至该盆水内,让水温降至4-5℃,用水瓢在虾苗池打1瓢虾苗放到网袋,连网袋和虾苗一起放到已降温的那盆水里4-5秒钟,然后迅速提起网袋把虾苗放回虾苗池水中,如果虾苗经过巨大的水温差异和盐度差异仍然有70%以上能在30-60分钟内恢复活力,说明该池虾苗有很强的抗应激能力和很强的抵抗力,属于高健康虾苗,在日后的养殖过程中,如饲料、管理能配合,成活率可达到85%以上”。 对于饲料投喂方面,冯场长认为现在的养殖户已经基本接受了少喂多餐的投喂技巧,这比以前过量喂料导致水环境崩溃的习惯进步不少。但每周适当停料两餐,却有很多养殖户不太理解,认为这样虾会挨饿,不利于生长。宋教授对此解释道:“每周适当停料两餐,并不会影响虾的生长,相反有几点好处:一是让虾充分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并让虾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净化水体;二是可提高虾对投喂药物或营养类产品的吸收率,加强药效;三是适当停料,可以节省一笔可观的饲料款。 谈到管理,问题似乎特别多,但冯场长认为关键就是利用微生态制剂养虾。投苗量少的话,后期养殖的风险和压力相对较少;但对于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投苗量多,管理就更侧重于微生物改良环境,特别是养殖中后期,除了定期使用一些微生物制剂以外,可以加大排水量,并补充淡水,促进虾类蜕壳生长。 冯场长告诉记者,他昨晚3口虾塘共8亩多,抓了18000多斤,亩产大概是2200多斤,规格29-30头/斤。亩产量同前一造比低了一些,其中一口塘也出现了耗底。他希望对虾养殖的同行们能够更加注意水环境污染导致的对虾发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