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生长迅速, 人工繁殖简便易行等特点。
虹鳟鱼属冷水性鱼类,因其成体沿侧线具一棕红色纵纹,如同彩虹一样而得名。其生活水温为2—25℃,最适水温为12—20℃,对水中溶氧要求较高,但适应性很强,既能在池塘中养殖,也适合在水库(海产品库)、湖泊、河流中放养。尤其在流水中饲养,一年四季都可生长,产量很高,一般667 m2 (1亩)产3万—3.5万公斤。因此虹鳟鱼人工养殖前景诱人。其养殖技术是:
一、鱼场修建。凡常年水温保持在7—20℃、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6.5—8、水质清新的地方,均可修建虹鳟鱼场。地形要求有一定坡度,以利于进、排水,同时水的落差也有利于自然增氧。中、小型养鳟场,面积为0.5万—2万m2。每个养鳟池面积200 m2 上下,水泥结构,长度和宽度为25米×4米到30—60米×5—8米,这样便于投饵、管理和控制鱼病,并可使水流均匀地流到水池各处,符合虹鳟鱼喜逆游的特性。鱼池的注、排水口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和鱼池宽度等同的进、出水口,闸门从上到下,整个断面保持过水,这种形式适用于水量大的鱼场;另一种是进水口宽度仅及池宽的1/5左右,出水口宽度为池宽的1/2。同时为防止野杂鱼进入鱼池和池鱼逃走,在入、出水口要设置拦鱼栅。养鳟池排列形式有平行池和串连池两种,也可采用两者结合的形式。但以串连式鱼池为好,管理方便、省工。鱼池若依山而建,养鱼池可像梯田一样,一级一级分层而下,上一级水池的水 通过一小闸门流入下一级水池内,以保持水的流动。
二、成鱼饲养。成鱼饲养从尾重50克左右的鱼种饲养开始。放养密度每m210—15尾,水深1 —2米。饲料中,动物性饲料占30%—4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有鱼粉、肉粉、小杂鱼、蚕蛹及家禽、牲畜的内脏等。植物性饲料有枯饼粉、麸皮、糠、菜叶等。颗粒大小以适口为度,一般以直径4—8毫米为宜。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总重的2%—3%,可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食欲状况灵活掌握。一般在密养条件下不要投料过多,以免污染水质,造成成鱼死亡。为使成鱼高产,在管理上首先要保持足够的水量和充分的溶解氧含量,为此要在鱼池里增设增氧设备,一旦缺氧,立即予以补充。另外,要经常把已经达到食用标准的成鱼及时捕捞出售,将出现 明显差异的个体选出分池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