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环境条件
养殖场地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系统独立配套,无任何 工农业污染源,渔业本身无处理污水进入。最好选择新开池塘,旧渔池要经过清淤、 曝晒处理。每只池塘面积一般3亩以上,10亩以下,坡比1:3,水深1.5-2米, 为提高产量还需配套增氧设施。在放苗前20天用药物消毒。首先用含氯量30%以上的漂白粉 在浅水中干洒,每亩用量5-6公斤,隔天每亩再用75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并用钉耙 将石灰混入底泥中。
二、幼虾二次淡化
幼虾在鱼苗场虽然充分淡化,但进入新的养殖环境,为防止应激反应和渗透压变化带来 负影响,需经过二次淡化处理。方法是在幼虾放入前,在培育池中加鱼苗用盐(Nacl及Mgso4) 等,按人工海水配方比例,将水体盐度调节制成0.15%然后防如幼虾,培育7-10天 再放入纯淡水池塘中养成。幼虾培育最好在成虾池中开挖。培育的幼虾可直接破开堆纡放入大塘中饲养, 减少捕捞麻烦(培育池一般为成虾池面积的10%-15%,1亩暂养池可配1台小鼓风机, 连10-20个充气石球,适当充气增氧,提高成活率)。
三、虾苗来源以及放养密度
育苗厂家往往宣传提供的南美白对虾虾苗为“无毒虾苗”。其实“无毒虾苗”群体 根本不存在的,因此,购幼虾前对育苗单位进行考察,查清无节幼体和虾苗的质量,所购幼虾 必须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强,且不带菌毒,才能保证养殖成功。幼虾的放养密度 为每平方米4000-5000尾,成虾池每亩放养规格为 0.8-1.0厘米的幼虾2.5-4万尾。如池塘条件好、设施齐全最多可放养到 每亩5万尾,同时在成虾池中每亩混养放养鲢鳙鱼种80-100尾。
四、设置隐蔽物和栽种水草
为防止同类间的相互残杀,充分利用池塘中央水体,夏秋高温时调节水温,在幼虾 培育池和成虾池中都要设置隐蔽物和栽种沉水植物,这是提高成活率和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隐蔽物有网片、 杨树根、棕榈片等,一般沿池边走向悬挂于水中,使之均匀分布于池中;沉水植物有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 菹草等,可播种移植(从外河中捞取的水草要经过消毒处理)。
五、日常饲养管理和投饵
幼虾放养后,投喂经4目筛绢过滤的蒸鸡蛋,也可捞取部分浮游生物投喂,5天后,辅以粉状饲料,适当投喂 煮熟的螺蛳和小鱼糜。成虾以配合饲料与动物性饲料相结合,要求粗蛋白质含量为35%以上,每天投喂两次,以 傍晚投喂为主,沿池边浅滩散撒。施肥:定期适量施一些无机肥,保持水质达到肥、嫩、爽的要求,透明度 在30厘米-35厘米之间。管水:视水质状况,定期加换新水,开启气泵增氧,保证水质新鲜, 溶氧充足。每15-20天用一次光合细菌,以降解水体中有害成分,改善水质环境。防病:定期泼洒强氯精、二溴海因等含氯消毒剂,同时辅以投喂蜕壳素;饲料要新鲜,不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