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记者慕名来到余干县康山垦殖场,探访鄱阳湖畔的生态泥鳅产业园。沿着蜿蜒曲折的康山大堤,不一会儿,视野就逐渐变得宽广:放眼望去,只见一大片农田明亮如镜,田坎上一群农民正向养殖池里撒着饵料,成群的泥鳅争先恐后地前来觅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是上饶市鄱阳湖原地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投资4800万元建设的2000亩高标准泥鳅养殖基地。记者在养殖池边见到了正在喂泥鳅的企业负责人施永军。“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泥鳅的食用、药用价值高,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体表粘液还可以做化妆品。养泥鳅的投资前景十分广阔,收益也相当可观,可谓是致富‘软黄金’。”施永军说,以前他一直从事基建工程项目,但一直有多元化发展的想法,却没找到合适的路子,偶然一次听朋友这样说起,才产生了养泥鳅的想法。
“泥鳅喜肥水,要在培养水质后才能放鳅。”别看施永军年纪不大,说起泥鳅的饲养经,却头头是道。“养鳅过程非常繁杂,在放鳅苗之前就需培肥水、消毒、杀虫、养水生植物等;放鳅之后又要随时到田间巡逻,观察天气变化,水温、水质变化,泥鳅的喂养也需定质、定时、定量。”
“养殖池里除了养泥鳅外,还可以在水面种菜,以泥鳅排泄物代替肥料,又以水培蔬菜吸收水中有机物质同时改善泥鳅养殖产生的微生物富集现象,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生态系统,既净化水质,又减少生产成本。”施永军站在养殖池,兴致勃勃地介绍。
“泥鳅的效益如何?”施永军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提问,而是算起了一笔经济账:“一亩养殖池可以产泥鳅5—6吨,而每吨的价格平均可达到5万元左右。”而且,他们养殖的泥鳅,70%都出口到韩国、日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施永军的企业已经成为了集种养、研发、观光、加工、出口为一体的生态泥鳅养殖基地,还建设了一个1000吨冷库(海产品库)。通过原地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的带动,周边已形成了18000亩的养殖规模,年供优质商品泥鳅2.2万吨,养殖户人均年增收8000元左右。
“看到泥鳅一天天地长大,就觉得特别欣慰、特别高兴。在养殖场真正走上轨道之后,还要到处去取经,努力将泥鳅养殖做到专业化、规模化。下一步,我们还要建设200亩泥鳅深加工基地,主要生产速冻小泥鳅系列以及相关的泥鳅、鱼类罐头产品,与乡亲们一起,将泥鳅产业做大、做强。”施永军看着自己的养殖池,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描绘着自己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