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风景如画的山水峡谷,藏着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娃娃鱼大产业,这就是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丹水河谷。3月6日,记者来到丹水河谷采访,高家堰镇党委书记许冰告诉记者:丹水河自古以来就是娃娃鱼的原产地和盛产区,自然条件特别适应娃娃生长,发展娃娃鱼产业得天独厚。
丹水娃娃鱼立体规模跃居湖北第一
娃娃鱼,学术名叫大鲵,是一种与恐龙同时并存的古老物种,在地球上已生活三亿五千万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位于高家堰境内的丹水河,是清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因诞生中国第一个漂流景区——丹水漂流而名扬天下。这里奇峰异起,群山突兀,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水质清澈,水中矿物质及溶氧丰富,是湖北省大鲵自然保护区,并申报了国家大鲵自然保护区。
为充分利用丹水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大鲵原种,发展大鲵产业,高家堰镇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重,先后引进了浙江、荆州客商到丹水河谷建立娃娃鱼繁育基地,扶持当地农民建立了长阳丹水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从而点然了娃娃鱼产业发展的熊熊大火。
长阳丹水河四海大鲵养殖有限公司,是荆州商人陈卫国投资建设的娃娃鱼养殖基地,2010年12月开工建设,2012年12月6日建成投产,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基地占地10亩,这里,建有仿生态河道9条,每条长20米,现有种鱼600余条,其中200余条是野生娃娃鱼,分别来自河南平顶山、湖北房县、陕西汉中和当地的丹水河谷,其立体规模已位列湖北省第一。据测算,600条种鱼,每年可繁育鱼苗6万尾,产值可达3亿元。
重达40公斤的娃娃鱼王难找“女朋友”
宜昌丹水野人溪大鲵繁殖基地,是浙江商人周毓冰投资兴建的一家娃娃鱼繁育基地,占地7亩,投资1000多万元。他们从山洞引来泉水,建有养殖池、生态河道,饲料池,红外线监控系统。2009年基地建立以来,现有种鱼270尾,其中野生种鱼60多尾,每年可产50窝,产值可达1亿元。目前,还养殖第二代幼年娃娃鱼1000多尾,二年后即可成为商品鱼进入交易市场。
在发展中,也有让丹水野人溪大鲵基地烦恼的事:一条雄性娃娃鱼王没有配种对象,由于娃娃鱼特别凶猛,喜欢独居,不是一个级量的根本无法与其配种。基地试着用一条重达10多斤的母娃娃鱼进去配种,结果被娃娃鱼王咬死吃掉。这条娃娃鱼王是基地老总周毓冰5年前在神农木鱼镇一个农民手中购买的,当时重量就有50多斤,经过5年喂养,娃娃王已到40公斤,长达150厘米,头如园盆,宽达25厘米以上。据估算,这条娃娃鱼王的年龄已有30多岁,娃娃鱼能活100多岁,因此,这条野生雄鱼正值壮年时期,如果能找到20公斤以上的“女朋友”,就可繁育出一大批高品质的娃娃鱼。
丹水诞生中国第一个娃娃鱼养殖合作社
丹水河除生长娃娃鱼外,还生长着一种珍贵鱼种——鱼央鱼,又称黄桑鱼,俗称射蜂子鱼。家住丹水河边的高家堰镇魏家洲村2组的农民汪东军,见射蜂子鱼十分畅销,便找到武汉亚泰渔业研究所教授王家喜指导养殖射蜂子鱼。由于技术不过关,最终以损失5万多元而告终。
2008年,汪东军找到高家堰镇党委书记许冰,请求帮助。许冰叫他转产养殖娃娃鱼,并帮他办好了特种水产养殖证。2009年8月,中国第一个娃娃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长阳丹水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丹水诞生,汪东军除自己建起了200平方米的养殖池外,还联络了魏培训、覃春旺、魏一兵、吴昌菊加入合作社,他们以丹水野生娃娃鱼为亲本,养殖规模逐步扩展,养殖户实现了养娃娃鱼致富。
据汪东军介绍,2012年,他可买商品鱼50尾,收入30万元。目前合作社已经有娃娃鱼600多尾,其中种鱼达到100余尾。合作社计划到2016年发展社员100户,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
据预测,经过3至5年的发展,丹水河谷将成为中国大鲵谷,年产值可突破10亿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