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当沉甸甸的稻穗俯首含羞的时候,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皇宫村张振声家的稻田里,养殖的螃蟹也开始急着爬出堰边,与慕名而来采购的市民见面。 主人张振声忙得不亦乐乎:“我从9月1日开始卖螃蟹,现在每天能卖二三十公斤。你看连北园春水产市场的老板们也找来了。”专程驱车来张振升家买螃蟹的乌市市民尹新方快人快语:“家门口的螃蟹吃着放心,肉质鲜美,口感也很不错,虽然没有阳澄湖大闸蟹个大,但每一个都很有分量。”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从早年左宗棠征西“湘军”将水稻种子撒到此地开始,种植历史已有百年。米东区是乌鲁木齐的工业集聚地,近年来,三道坝党委、政府就立足实际,另辟蹊径,立志将这里变成市民的“面袋子、肉案子、蛋筐子和菜篮子”,他们除了扶植农民搞其他项目的种、养、加外,今年还把稻蟹种养技术作为稻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据了解,今年全区稻田养蟹面积700亩,这里就养了360多亩。
稻田生态养蟹是一种新的立体种养模式,它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蟹,“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不仅从主观上控制化学物质的投入,从客观上也能有效减少杂草、病虫害的发生,生产出绿色有机稻田蟹和稻香米。
正在地头帮助农民抓蟹的三道坝镇科技副镇长高萍告诉记者,他们在米东区科技局的支持下,经过两年的努力,已经积累了成熟的稻蟹养殖经验和技术,现在正积极筹划搞订单农业,统一品牌,形成供、养、销一条龙服务,扶持农民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
三道坝镇党委书记范永山扳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稻田每亩产成品蟹30-35公斤,每公斤130元计算,每亩可收入4000元左右;另外亩产优质稻蟹米500公斤,又是4000元以上,这样,种植户每亩收入最少可达到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