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盐嘎巴。”320万亩盐碱地曾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的“包袱”。可现如今,白花花的盐碱地变成了“聚宝盆”。
“俺原来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盐碱地里一年年的也种不出嘛来。”海兴县张会亭乡前寨村的郭瑞成说,那时候,人们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的。郭瑞成看到村上有很多闲置的水塘,就想着是不是能养点鱼虾来贴补家用。郭瑞成成了村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是他却没能品尝到甜头儿。苦咸水里养殖鱼虾可不是个简单活儿,鱼虾的成活率低、长得慢,管理技术跟不上,品种也比较单一。一年下来,60亩水塘的养殖产量寥寥无几。
李金鹏告诉记者,郭瑞成得益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驯水师”的相助。从1999年起,这些研究员们就在渤海之滨的盐碱地里尝试“种”鱼虾。他们首先打破了业内“盐碱水与咸水一样,都有稳定化学构成”的认识误区,并根据当地盐碱水特性,调制出多种配方的水质改良剂,与生物、物理等治理技术有机结合,让恶习难改的盐碱滩渐渐“从良”。同时,他们先后筛选近20种优良海水养殖品种,移植到不同类型的盐碱水体中,至今已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梭鱼、西伯利亚鲟、三疣梭子蟹等海产品适应了这里的盐碱水土。
郭瑞成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自己的养鱼塘、养虾塘就有200多亩,另外还和别人一起承包了不少鱼虾塘。现在,养殖的不仅有常见的淡水鱼,还有梭鱼、罗非鱼、南美白对虾等。“光是对虾的亩产量就能达到六七百斤呢。”
通过试验示范带动,我市盐碱荒地渔业开发面积已经达到了4000公顷。在海兴、黄骅、南大港、任丘、献县等县市出现了连村、连片的养殖群体,养殖品种由几年前的对虾、家鱼发展到现在的鱼虾混养、虾蟹混养等多品种、多模式养殖格局,年收入可达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