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影响,1月17日晚到1月22日,全市气温将明显下降,最低气温将出现在20-21日,气温异常偏低,天气十分寒冷。低温天气将对宜昌市水产养殖业造成较大影响,为确保水产养殖品种冬季生产安全,应采取如下防范应急措施:
一、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加强与气象级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交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预防保护措施;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灾情,将渔业受灾纳入统一救助范畴;加强防范技术指导和现场处置工作;积极组织生产的恢复和重建。要充分应用近年来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成功经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抓紧细化和完善本地的应对措施,科学研判,落实责任,切实把防范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防范技术要点
(一)灾前防范
1、库(海产品库)区大水面:
1)加强设施管理,如网衣网片等应注意清除附着物,保持水体交换良好,防治鱼类缺氧;
2)晴好天气要合理增加投饵,增加能量,增强鱼体抗寒能力;
3)加强鱼病防治,尤其是水霉病和寄生虫;
4)尽量减少操作,暂停捕捞作业,避免鱼体受伤;
5)水面较小的可采用增氧设备。
2、池塘:
1)提高池塘水位,水深保持在2米以上,保持水位稳定;
2)有条件时可打井抽取地下水、引用温泉水,同时采取措施防止冻雨低温水直接流入池塘;
3)有条件的要搭建温棚、挡风棚;
4)适当投食;
5)减少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6)加强鱼病防治。
3、苗种:
1)重点指导和保护我市苗种生产单位,做好不耐寒水产养殖品种亲本和越冬苗种的保温工作;
2)进一步加强培育,保证养殖品种亲本和越冬苗种安全越冬,以便做好苗种生产供给,保证养殖生产的恢复重建需要。
4、物质贮备:做好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物质的贮备,特别是各类消毒药物等防疫物质的贮备,避免因灾引发和流行养殖病害。
5、抢收:组织力量发动养殖单位对暖水性鱼类如罗非鱼等品种进行抢收工作,及时将能上市的鱼类尽量起捕出售,减少损失,空塘晒池,清塘消毒,为春季放养做好准备。
(二)灾后恢复生产
1、制订恢复生产实施方案。要求三早:“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重点是四保:“保苗种、保生产、保供给、保安全”。
2、补齐养殖品种和数量,做好套养夏花鱼种计划。增补鱼种必须做好免疫工作,补放的鱼种需消毒后才能下塘。夏季套养夏花的鱼种需做好采购计划。
3、强化苗种和亲本培育,做好紧缺苗种的调动工作。
4、做好恢复生产的技术服务工作。技术人员要进村入户,帮助养殖户分析灾情,开展技术服务。
5、加强水质、病害监测和防控工作。一是要加强养殖区域水质监测工作,密切注意水质变化;二是做好池塘清洁卫生工作,严禁乱丢死鱼;三是外来鱼种务必消毒;四是加大疫病的监测力度,加强病害测报预报,发现病害及时报告。
6、抓紧做好养殖设施的修复工作。特别是供电、抽水、增氧设施的修复。
7、加强管理。做好巡塘管理、加强疫病预测报、强化消毒管理、做好防御物质贮备和强化投食管理等五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