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未毕业就跟着村里人出去打工,凭着自己的努力,他慢慢从小工变成包工头,现在,已是公司老板。在外人看来,他算是成功者,然而,天生喜欢挑战的他坐不住,他开始涉足自己并不熟悉的水产业,他要做眉山的“养蟹第一人”。
近日,记者来到东坡区尚义镇寿灵村,采访了要做眉山“养蟹第一人“的周德宏。
周德宏出生在东坡区崇礼镇白杨村。小时候的周德宏家里很穷,由于要帮家里干活,他的成绩受了很大影响。就这样,成绩不好的周德宏小学还没有毕业就跟着村里人出来打工了,那是在1983年,他刚刚13岁。
至今周德宏还记得,他出去打工的第一站是云南景洪市,那是中缅边境的一个小城。
由于没有技术,刚出来打工的周德宏只能做小工,沉重的担子把他瘦小的身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时常躲在角落里掉眼泪。“工作累,工资低,在外打工一年根本存不到钱,只能说是混口饭吃。”回忆起当年的那段苦日子,原本挂在周德宏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周德宏没有向命运低头,虽然工作很累,但是一有机会,他就偷偷学大工。也就是学成当大工后,他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给人打工,赚不到多少钱。”抱着这样的想法,周德宏开始和人合伙包工了,就这样,他从一个小工变成了包工头,并从一个包工头逐渐变成在外人看来很成功的老板。
他要做“养蟹第一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德宏承包了流经东坡区尚义镇寿灵村一条河道的整修工程。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德宏听说东坡区永寿镇有人养殖大闸蟹成功的消息,“虽然只养成了几只,但是这最少能证明眉山的水域能养活大闸蟹,如果改进技术,我觉得我可以成功。”一种不服输的想法在他脑中产生。
说干就干,周德宏马上前往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考察。经考察,眉山大闸蟹的养殖条件并不比上述省份差,加上去年也是尚义镇有成功养殖大闸蟹的先例,周德宏抱着“要做就做眉山‘养蟹第一人’”的想法,于去年在尚义镇寿灵村租用了500亩土地,开始养殖大闸蟹。“我想做眉山‘养蟹第一人’,是要大面积养殖,最起码目前来说在眉山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据周德宏介绍,目前川内养殖大闸蟹总面积不到700亩,在眉山就有将近600亩,自己就养殖了500亩,如果这批大闸蟹获得丰收,他就是名副其实的眉山“养蟹第一人”。
周德宏告诉记者,为了一炮打响,他与阳澄湖大闸蟹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优质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进行严格的筛选,完成引苗工作。用科学的方法,优质的水源进行养殖。“目前,第一批大闸蟹即将打捞,估计第一年就能捞回成本,还有点利润。”
总结第一年养殖大闸蟹,周德宏认为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明年,随着我们团队和工人技术、经验的日趋完善,大闸蟹养殖会越来越得心应手,这样才能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致富,是周德宏的梦想。他认为,一个人富并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今年,有些人慕名来到尚义镇,希望能与周德宏合作在其他地方养殖大闸蟹,但他拒绝了,“我也是第一年养殖,虽说能捞回成本还略有利润,但是老实说技术并不是很熟练,和其他人合作养殖大闸蟹,心里还没底。”周德宏的合作伙伴老宋认为,周德宏是个负责任的人,虽然和其他人合作养殖大闸蟹,每亩能有上千元的纯利润,但是自己技术不是很成熟,就与他人合作,是对他人的不负责。
据介绍,周德宏的公司有工人30多人,这些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在家门口打工,能赚钱还能照顾家人,寿灵村一组村民廖长江很是感激。
采访结束时,周德宏表示,大闸蟹养殖技术成功后,一定要做大产业链,带动周边养殖户开展绿色无公害水产养殖,促进养殖户增收致富,力争在更高水平、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